中國共產黨上海市金山區第五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7月20日舉行。全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十一屆市委四次全會和市委書記李強同志來金調研精神,總結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務,團結帶領全區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進一步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真抓實干,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為落實“兩區一堡”戰略定位、加快打造“三區”“五地”、全面建設“三個金山”而不懈奮斗。
全會由區委常委會主持。區委書記趙衛星就貫徹落實十一屆市委四次全會精神,推動“兩區一堡”戰略定位落地落實作講話。區委副書記、區長胡衛國總結我區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部署下半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區委副書記程鵬,區委常委劉健、張權權、陳祥鈞、沈金龍、時建英、白錦波、張恂出席會議。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上海市金山區第五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決議》。
趙衛星在講話中指出,我們要發揮空間優勢,努力成為打響“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載區。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樹立以畝產論英雄、以效益論英雄、以能耗論英雄、以環境論英雄的導向,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新興產業的成長地、創新創業的匯聚地,努力彰顯“上海制造”的美譽度。要立足質量提升、效益提升,做好“增”的文章,在產業培育上邁向“中高端”、在創新驅動上跑出“加速度”、在營商環境上找到“最優解”;要提高產出強度、經濟密度,做好“轉”的文章,加快推動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及工業園區轉型升級;要堅持生態優先、環境優先,做好“減”的文章,持之以恒抓整治、多措并舉抓修復、全力以赴抓監管。
趙衛星指出,我們要發揮資源優勢,努力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區。要抓牢“讓農業更強”這個基礎,重點做好“農特”“農旅”“農創”三篇文章,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推動都市現代農業綠色發展,統籌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區、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等建設,努力提升農業的經濟功能、生態功能和服務功能。要抓牢“讓農村更美”這個關鍵,以鄉愁記憶塑形、以鄉土文脈留魂、以鄉民自治聚力,更加突出人居環境的改善,加快建設與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得益彰的美麗鄉村,體現鄉土氣息、留住田園鄉愁,成為農村的新典范、城市的后花園、市民的好去處。要抓牢“讓農民更富”這個核心,以助推就業創業促增收、以保障資產權益促增收、以擴大公共供給促增收,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豐富農民收入結構,保障農民合法權益,確保農民收入增長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力爭達到兩位數增長。
趙衛星指出,要發揮區位優勢,努力成為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樹立競合理念,增強超前意識,在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大局中展現新作為,打造聯動發展的共贏地,努力為上海更好服務長三角、服務長江經濟帶、服務全國作出貢獻。規劃要協同,加快形成毗鄰效應,努力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局、盡快形成毗鄰地區聯動發展格局;項目要協同,加快形成聚合效應,全域推進張江長三角科技城建設、加快推進長三角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機制要協同,加快形成共贏效應,形成一體化的制度、搭建一體化的平臺。
趙衛星強調,要加強組織實施,為落實“兩區一堡”戰略定位提供堅強保障?!皟蓞^一堡”戰略定位,為金山發展破了題、定了位、提了神,是全區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工作的重要遵循。我們要以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決心和勇氣,凝聚各方力量,統籌各方資源,有效組織實施,確?!皟蓞^一堡”戰略定位落地落實。更好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著力提高思想政治建設質量、基層黨的建設質量和全面從嚴治黨質量;要更好發揮社會環境支撐作用,促城市管理精準有效、促民生福祉持續增進、促城市運行平安有序;要更好發揮干部隊伍中堅作用,更加注重錘煉干部作風、更加注重激勵干事創業、更加注重厚植人才優勢。
胡衛國說,今年以來,我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實現了高質量的“雙過半”。上半年全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符合預期、好于預期。屬地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79.7億元,同比增長7.5%。財政總收入完成311億元,增長16.2%;區級地方財政收入完成87.9億元,增長28.9%。屬地規上產值完成557.5億元,增長1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48.4 億元,增長9.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50元,增長9.0%。
胡衛國要求,做好下半年工作要重點把握“四個堅持”,即堅持搶抓機遇、發展為先;堅持群眾路線、民生為本;堅持底線思維、安全為上;堅持奮發有為、實干為要。同時要重點做好八個方面工作,一要聚焦高質量,穩步提升經濟發展質效;二要著力提效能,全力優化區域營商環境;三要構建大格局,扎實推進區域改革開放;四要抓住新機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五要全力補短板,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六要著眼精細化,顯著提升城市建管能級;七要注重促均衡,不斷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八要持續轉作風,全面加強干部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