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9日,由上海文藝網,《中國散文佳作精選集》編委會主辦,上海春申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鐘書閣書店協辦的第二屆中國散文佳作獎頒獎典禮暨第三屆中國散文佳作獎啟動儀式在“最美書店”鐘書閣如期舉辦。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上海網絡作家協會會長陳村,原《文學報》總編輯陳歆耕,《文匯報》副總編輯繆克構,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室主任潘頌德,松江區文聯常務副主席許平,閔行區文聯副秘書長宋海年,閔行區作家協會副會長陸飄,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葛乃福,上海財經大學中文系研究室教授顧國柱,上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任麗青,上海浦東詩社社長嚴志明,中國散文詩作家協會副主席秦華,上海鐘書閣書店負責人徐雅娥,松江區文廣系統代表錢敏、上海文藝網總編輯畢凌鋒,上海文藝網副總編伊劍等嘉賓應邀出席。

上海文藝網總編輯 畢凌鋒致答謝詞
特等獎獲獎者蔣興強上臺領獎
原《文學報》總編輯 陳歆耕與《文匯報》副總編輯繆克構為一等獎獲得者頒獎
來自上海、北京、江蘇、浙江、云南、四川、湖北、陜西、山東、遼寧、河北等省市的15位獲獎作者代表;蔣興強獲得特等獎,獎金5000元,劉志文、趙日超獲得一等獎,馬永歡、劉維嘉、李前尚、季學軍、王亞崗獲得二等獎,陳英、唐彥嶺、汪潮、詹芳珍、周愛華、張林妹、許照煦榮獲三等獎。110位散文作品入編《中國散文佳作精選集》的作者代表,上海市有關區縣文聯、文學社團負責人、作家和文學愛好者共60多人出席頒獎典禮。此次頒獎典禮由松江電視臺主持人孫邦寧主持。
著名作家、松江區文聯副主席 許平為獲獎者頒獎
畢凌鋒在致辭中說:“本次頒獎和《中國散文佳作精選集》的出版發行,將成為互聯網文藝發展的一個新起點。上海文藝網將以此為契機,緊緊圍繞文藝創新的要點與核心,通過活動帶動品牌提升,通過品牌提升活躍全民文化生活,讓文學、藝術比肩步入尋常百姓家。”
潘頌德在致辭說:“評委們認為,這次獲獎的作品主要有三個亮點,第一,獲獎的作者,大多都是省市作協會員和活躍在網站、論壇的業余作者,他們的作品有思想,具暖氣,有銳氣,不媚不俗,無論從創作手法或形式上看,都很有個性。第二,入選內容豐富多彩,有鞭撻邪惡、自私,引人向善的;也有催人向上,百折不撓的;有淡化名利,向往田園禪意的;有抒情憶舊,懷念故鄉親人的;有先鋒前衛,溢滿青春活力的;也有善意批評的。可謂玲瑯滿目,美不勝收。第三,有深度,有厚重,努力戒避了膚淺、浮躁;大部分具有地方特色、風俗文化,也有部分風景山水;注重了情感的冷暖、命運的反差、靈魂的美丑,避免了無關痛癢、小題大做、虛情假意一類的病態敘寫。”
陳村在致辭中向獲獎作者表示祝賀,講述了網絡文學的發展前景,勉勵獲獎作者要再接再厲,不負眾望,不斷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散文作品,為祖國文化的發展進步作出新的貢獻。
之后,陳村、陳歆耕、繆克構等頒獎嘉賓先后為獲獎者頒發獎杯、榮譽證書和獎品,并與獲獎者合影留念。
頒獎典禮結束后,組委會舉辦了交流會。交流會仍然由孫邦寧主持,上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任麗青、閔行區文聯副秘書長宋海年簡要介紹了本次散文獎的評選過程,還結合自己的教學研究、文學創作經歷,談了散文創作的體會,講了各自的觀點,回答了大家的提問。
在散文佳作獎具體評選過程中,專門組織工作人員面向全國廣泛征集散文作品,并從2萬多件來稿中反復遴選,先是選出了1000件作品,最后又從中選出近兩百篇作品并以無記名方式推薦給評委,再隨機邀請上海市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潘頌德、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葛乃福、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蘇興良、上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任麗青,上海財經大學中文研究室教授顧國柱、閔行區文聯副秘書長宋海年、閔行區作家協會副會長陸飄,經過初評、復評、終評,分別評選出特等獎和一、二、三等獎和佳作獎。
2014年度《中國散文佳作精選集》由畢凌鋒主編,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發行。著名軍旅作家王宗仁為文集作序,書中所選用的110位作者的散文作品都是由上海文藝網邀請相關專家學者認真選定的,并經過網絡公示,是國內首部由互聯網主打的散文作品集。文集所收錄的作品顯示出民間人才可觀,散文創作隊伍的浩大,特別是那些有貼近生活的、不乏地域特色的佳作,令人欣喜。
在最美書店前合影留念
最后,舉行了上海文藝網演藝中落地閔行的揭牌儀式。全體與會人員合影留念,并在下午分別參觀了松江城市規劃展示館、現代健康管理中心、上海勝強影視基地。來自五湖四海的獲獎代表、嘉賓和文學愛好者,不僅對松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本次活動在一片喜慶的氣氛中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