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識黃持一和他的歌詞作品,已經有近40個冬夏了,而黃持一馳騁中國的詩界詞壇卻已有半個多世紀了。所以,在上海詞壇,提起黃持一可以說是無人不曉,就是在全國詞壇,黃持一也是有一定名氣的。正如著名作曲家、《解放軍歌曲》主編田光老師在黃持一花甲之年曾對他有過這樣一段贊譽:“黃持一的名字,不僅音樂創作界知曉,而且在中國文壇的許多名家心中早有印象,這是他從事文藝、音樂創作四十多年所取得的知名度。”
黃持一,一位從東海之濱走出來的詞作家。提起黃持一的歌詞創作成效,可謂是碩果累累。他從1974年踏入詞壇至今,已經在全國各地的報刊雜志上發表歌詞作品、歌詞評論等2000多首(篇),出版《長江浪》、《天女撒花》、《黃持一短詩歌詩選》、《歌詞創作輔導資料》等專著4部,有200多首作品在全國及省市級獲獎。黃持一作為一名業余的詞作家,他的作品在上海詞壇創造了多個“第一”:《種下1999棵團圓樹》(羅斌作曲),是上海第一個歌詞作品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祖國好比金鳳凰》(雅文作曲),是上海第一個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向全國教唱的歌曲,并被團中央等6個單位定為向全國推薦的十首歌曲之首;《我從小城來》(谷建芬作曲);是上海第一個被中央電視臺搬上春節聯歡晚會舞臺的曲目;《如今家鄉山連山》(余隆禧作曲)等16首歌曲被選入國家教委、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等數十種教材,其中有些歌曲已被選入教材長達30年之久,這也創下了上海詞壇之冠。
縱觀黃持一的歌詞作品,筆者認為有以下三方面的特點:
特點之一:字短句精。中國詞壇大師喬羽先生對歌詞創作曾經有過這樣一段敘說:“歌詞原本是語言藝術,它同電影、電視、戲劇的對白一樣,是讓人用耳朵聽的,而不是捧在手中閱讀的。如何做到語言通俗暢達,讓人一聽就懂,又不失雋永深長的意味,便是人們常說的作詞難的難處所在了。”黃持一的歌詞作品,在這一點上顯得尤其突出。他的歌詞作品,非常注重字句的短與精,每一句的用字都很“吝嗇”,一般都控制在11個字之內。如發表在1980年《詞刊》創刊號上的《祖國好比金鳳凰》,僅僅4句33個字;被國家統一教材《小學音樂課本》選用的《如今家鄉山連山》,也只有8句45個字,雖然這些詞作的用字短而精,但詞意的表達卻十分到位。譜成歌曲后,讓人一聽就懂,真正發揮了語言藝術的效果。在2013年6月《長白山詞林》與九江市天合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第二屆全國精短歌詞大賽”中,他的一首《龍鳳高飛新一輩》詞作就獲得了大賽的銅獎:男孩女兒一樣美/明亮眼睛閃光輝/勤學知識添智慧/金翅銀翅相伴隨/太陽笑紅臉/月亮心兒醉/萬里神州共祝福/龍鳳高飛新一輩//他的這種字句短精的創作方法,是符合當今歌詞創作中所提倡的“短而精”的要求的,也是值得歌詞創作者學習借鑒的。
特點之二:宜歌性強。一首歌詞創作完畢,從歌曲的角度來論,它還僅僅是半成品,只有被譜上曲子,才能算是一首完整的歌曲作品,如這首歌曲能夠被歌手演唱、甚至流傳,那才能真正被稱得上是一首好的音樂作品。猶如企業生產的貨物一樣,放在商店里沒有賣出去,它只能算是一件產品,只有出售到消費者手中,發揮出它的使用功能,才能稱得上是一件商品。
據說,我國的各種公開與內部發行的相關報刊,每年刊發的歌詞作品有數萬首,而能被作曲家插上音樂翅膀的歌詞只占了很小的比例,能譜上曲調并被歌手演唱或流傳的歌詞,其比例更是微乎其微。
黃持一是一個幸運者,他所創作的歌詞作品,不僅譜曲率很高,而且被眾多的歌唱家所演唱。曾為黃持一歌詞譜曲的著名作曲家就有施光南、王洛賓、王錫仁、生茂、田光、唐訶、錢韻玲(冼星海夫人)、呂其明、金鳳浩、黃準、王西麟、羊鳴、姜春陽、孟慶云、馬駿英、戴于吾、楊庶正、谷建芬、趙恕心、頌今、珊卡等。這些被插上音樂翅膀的作品,同時也受到了國內眾多著名歌唱家的青睞:李谷一、蔣大為、張也、呂繼宏、劉秉義、沈小岑、李丹陽、葉英、任雁、張暴默、佟鐵鑫、吳國松、張越男、劉嬡嬡、錢曼華等,都先后演唱過他的作品。
黃持一的歌詞作品能讓這么多的作曲家、歌唱家為之動心、動情,除了歌詞的短小精悍,給作曲者留下很大的空間可發揮這一特性外,其字句的通順、流暢、優美,也是一個閃亮點。如“我從小城來/可惜你不在/留下一幅畫/掛在你窗臺/留下一首歌/不知可喜愛/小城故事多又好/等到明年再帶來//我從小城來/可惜你不在/留下一個夢/春暖鮮花開/留下一顆心/為啥你明白/小城離你雖遙遠/人若有情任往來//”這首《我從小城來》的歌詞,在遣詞造句上雖然很直白,但詞意所構畫出來的愛情意境卻很優美,用四個“留下”的排比句式,表達了對心上人的鐘愛之情,可謂畫龍點睛之筆。這首歌詞先后被孟慶云、谷建芬兩位作曲家相中,并在1987年入選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演唱。正因為黃持一創作的歌詞在字句的使用上不生僻、不拗口,沒有自行發明創造的詞組,能讓人一看就懂,一聽就明白,所以,他的歌詞宜歌性很強,能得到眾多作曲家的喜愛也就順理成章了。
特點之三:戀鄉情濃。黃持一出生在東海之濱的上海浦東南匯新港鎮(如今的書院鎮),70多年來從沒有離開過生他養他的這塊土地,他深深地愛著家鄉的一草一木,在他眾多的歌詞作品中能嗅覺到濃濃的鄉土味,在作品的字里行間中也可感受到他對家鄉的深情厚意。他在《我邀請》一詞中這樣寫到:我邀請李白的后代/我邀請杜甫的后代/帶著那前輩留下的妙筆/到我的故鄉浦東來/和我一起贊美故鄉/寫出浦東嶄新的風采//。30多年的改革開放的春風,使浦東這塊神奇的土地展現出更加靚麗多姿的風采,而黃持一贊美家鄉的歌詞也隨著浦東的變化而更加優美動人。在今年《上海歌詞》第一期中,有一首黃持一作詞的歌曲《滴水湖好美》,歌詞中寫道:藍藍海風吹/滴水湖好美/水天飛銀鷗/滿湖涌翡翠/廣廈倒影如香山/環湖汽車畫中追/碧湖等你來/瀟灑走一回//飄飄彩云歸/滴水湖好美/湖上蕩輕舟/波光也陶醉/水路大路通天路/跨海大橋添豐碑/笑迎天下客/暢游新南匯//短短的16句詞語,深情地透露出他對改革開放后家鄉燦爛前景的贊美和愛戀。
黃持一對家鄉的深深愛戀,贏得了家鄉人民對他的歌詞創作所給予的極大關愛和支持。2013年,上海市浦東新區書院鎮人民政府特地在書院鎮文化中心內,開辟出一間60多平方米的場所,為他掛牌成立了“黃持一歌詞創作工作室”,以勉勵他更好地為繁榮本土文化而努力。著名詩人、詞家石祥老師也特地為“黃持一歌詞創作工作室”書寫了室牌。以政府的名義為一名業余的歌詞創作者成立工作室,這在上海實屬罕見。這不僅僅是書院鎮父老鄉親給黃持一的一份殊榮,更體現出書院鎮的黨政領導為繁榮和發展本土文化、支持和推進群眾文化業余創作的一種博大胸懷。同樣作為一名業余作者,筆者為書院鎮人民政府的這一創舉而感動,對此表示深深的敬意!祝愿黃持一的歌詞創作再錦上添花更上一層樓,更盼望“黃持一歌詞創作工作室”為書院鎮、為上海詞壇培養、造就出更多的“黃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