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花17年時間做這項工作?劉庸之的理由很簡單,“我特別喜歡中國傳統繪畫,而永樂宮壁畫是中國古代壁畫的奇葩,在國際繪畫史上也具有重要影響,壁畫共有2000多個人物,個個栩栩如生,臨摹永樂宮壁畫,是我年輕時的一個夢想。這么好的壁畫,我想臨摹出來讓更多人分享?!?/div>
劉庸之在潛心臨摹壁畫過程中,既堅守傳統,采用“重彩勾填法”,所用顏料大部分是自然萃取的礦物質,可以長期保存;又積極創新,把元代時期繪畫筆法與現代的染色方法有機結合,從而使他臨摹出來的畫既不是永樂宮現在這種陳舊灰暗的色調,也不是剛畫時金碧輝煌的樣子,看起來十分柔美和諧。
劉庸之介紹,泥板壁畫材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組成部分,已經延續了上千年的歷史,人們現在能看到的,有美國大都會7米多高的“彌勒講經”、加拿大5.11米“彌勒梯度圖”以及芮城的“朝元圖”等,“人們在欣賞壁畫作品時,并沒有真正去研究它的制作過程,認為壁畫在墻面上依附著,而實際上是分離的,獨立的材料?!?/div>
泥板壁畫材料所用“泥土”并非一般泥土。劉庸之告訴記者,他作畫時所用的泥板,其制作工藝多達數十項,要達到泥板平整、透氣、不粉、不裂,所用之土必須是存置數十年的老泥厚土,并使用糯米乳汁、麻刀、棉絮等媒介,在夏日陰涼透風之時完成工藝,通過3層不同泥層的復合,加上當年的麥秸、麥皮等,才能最終做成標準厚度為1公分的平整泥板用做繪畫材料。
泥板+國畫技巧引業內關注
此次,劉庸之在并的傳統泥板壁畫材料小品展主要以山水、人物、花鳥等為主,在壁畫材料上加入現代的繪畫技巧進行創作,畫作融入了寫意、工筆、暈染、勾勒、填色等中國繪畫幾乎所有的技法,畫作以泥板作載體,使用與傳統壁畫相同的礦物類繪畫顏料,畫面有的色彩艷麗,有的細致動人,有的栩栩如生,讓人眼前一亮,引起了不少業內人士的關注和稱贊。
在劉庸之看來,泥板作畫,因為不滲洇而顯得古樸。另外,由于泥板滲水性極強,相比于宣紙,用泥板作畫時,行筆枯澀,對畫家的畫技有著很高要求。
“雖然這些小品不能做到為山水寫意,為花鳥言情,為人物傳神的境界,但也包含了我個人的一些感悟?!眲⒂怪毖?。
山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王木蘭看過劉庸之的泥板壁畫展之后相當震撼:“泥板壁畫起源于壁畫,中國的壁畫是世界上保留最多、面積最大的,尤其是永樂宮壁畫,其規模大,人物形象生動有神,繪畫藝術高超,是歷代名家所推崇的,是中國壁畫的經典,也是藝術之魂。而劉庸之的泥板壁畫吸取了傳統壁畫的一些特點,在制作過程中,將宣紙效果、壁畫效果和山水、人物、花鳥等傳統畫作手法相結合,形成一種新的藝術形態。期待這種藝術形態能夠在未來持續發揚光大?!?/div>
據悉,本次傳統泥板壁畫材料小品展由山西省藝術博物館主辦,展出時間至10月30日。
作品欣賞: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