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你容易堅守太難——第二屆中國散文佳作特等獎獲得者的發言 ...
2015-12-24 21:47 | 作者:蔣興強
| 來源:上海文藝網
原題:愛你容易堅守太難——第二屆中國散文佳作特等獎獲得者的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尊敬的評委,尊敬的上海文藝網和各位媒體朋友、作家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上海市作協及淞江區文聯為活躍文學創作提供了這方環保的綠色之地,感謝上海文藝網給全國各地作者搭建了一個交流平臺,感謝評委肯定拙作《老家那盤青石碾》,給予了本人這個參與、學習的機會。
今天前輩、名家這么多,下面我就從小時候說起,講三個小故事拋磚引玉吧!
第一個故事:偷雞蛋
我是從小學三年級寫第一篇作文《管水員道海爺爺》,被語文老師拿去作全班范文,開始喜歡上寫作的。從那以后,在中學,我又遇上特別愛好唐詩宋詞、每每出口成章的語文老師牟忠福任我的班主任,同學們見我隔三差五地總有詩歌、作文上黑板報,而且常常發在老師前面,都戲稱我為“二老師”。我讀高中,又有幸碰上吹拉彈唱兼工,不時還在縣報、當時稱“地區”的市報副刊發表作品的王建瑋老師教我的語文。
由于羨慕語文教師牟老師的學識、才氣,讀中學一年級時,我就在想將來怎樣才能趕上我老師。于是,我趁大人不在家,隔一兩天就把家里雞窩里的蛋偷一個藏在屋后的亂草堆里,等湊上十多二十個,借當場天中午放了學拿去賣。雞蛋5分錢一個,一年賣上三四次,就夠訂一年《上海少年》(就是現在的《少年文藝》)。記得是第二年,母親發現我有一本本花花綠綠的小書與課本不一樣,就拿出我的課本一比,問:“這書不是學校發的嘛,我是你母親,得對我說實話,只要是讀書的事,媽支持,但不能撒謊。”我看母親從來沒像那么嚴肅,而且從那表情,似乎她早已明白了八九分,就承認了偷雞蛋賣的事。母親聽了,嘆了一口氣:“不是媽不理解,是我們家太窮。以后光明正大訂吧,爸那里我跟他解釋……”
第二個故事:遇上一個好妻子
1981年5月,親戚跟我介紹女朋友,我與她見面第一句話就說,耍朋友,我有一個條件,如果婚事能成,今后我們的家庭事業、開支,你不用擔心,我會支撐好,今后的娃娃,我會盡力教育好、輔導好,但業余時間,我要看書寫作,不得做家務,你不能干涉。同意,我們就繼續下去。幸好,她是我高中校友,在學校就了解我。這幾乎是不識人間煙火的要求,她竟然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一諾兌現33年。除了農忙季節,我幫襯十天半月,他從不支使我干家里的雜事,而且把兒子教育、培養得萬里挑一的優秀,還巴家孝敬父母。試想,如果沒有我妻子的付出和支持,我不會幾十年如一日堅持讀寫到今天。她,就是我的妻子小周。
第三個故事:一支英雄筆
我曾經當兵在西藏林芝。盡管那時津貼只有8元,但我就訂了《青春》《小說月報》《文藝評論》。人們見我訓練之余和節假日,不是讀就是寫,還一個勁地向外投稿,稿件又投得越多退得越多,一個老兵竟當面挖苦我:“大記者、大作家,你發表的文章呢?就憑你長得又黑又胖這個樣子,還想寫作?怕是做夢吧!”這于一個剛高中畢業的小青年,其壓力是可想而知的。我沒有氣餒,沒有放棄。除了加倍努力完成軍訓達標外,幾乎每天晚上,我都要點完一根小蠟燭(兩個時辰),讀寫到零點才睡。當我的文字終于在《西藏日報》變成鉛字不久,部隊領導把我調到了團政治處宣傳股。僅3個月,又把我調到師政治部報道組,才有緣得到祝平老師指點和他的文風熏陶。從此,《戰旗報》《解放軍報》和西藏人民廣播電臺、四川人民廣播電臺也陸續寄來了用稿單。出人意料的是一個上午,那位諷刺過我的老兵,竟雙手贈給我一支嶄新的英雄牌鋼筆……
33年過去,這支筆依然完好如初,我視其如珍寶。每當我的散文、小說、詩歌走進省級、國家級純文學刊物,我就用她在刊物上寫下“樣刊”或“樣報”二字。然后,把鋼筆放回我最放心的一角。
我的交流到此為止,不當之處,請指正,謝謝大家!
蔣興強
2015年12月20日上午9點15分于最美書店上海鐘書閣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